市政工程質(zhì)量監(jiān)督控制要點及考核管理辦法之四
2008-12-07
綠維創(chuàng)景
標簽:
9) 最后均應碾壓至混合料基層表面無明顯輪跡?;鶎訅簩嵍葢_到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規(guī)定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① 快速路和主干路壓實度,基層不得小于97%;
② 底基層和墊層不得小于95%;
③ 次干路和支路壓實度,基層不得小于95%;
④ 底基層和墊層不得小于93%。
10) 在碾壓中出現(xiàn)“彈簧現(xiàn)象”時,應即停止碾壓,將混合料翻松晾干或加集料或加石灰,重新翻拌均勻,再行壓實。碾壓時若出現(xiàn)松散堆移現(xiàn)象,應適量灑水,再翻拌、整平、壓實;
11) 混合料基層施工應避免縱向接縫。當分幅施工時,縱縫應垂直相接,不得斜接;
12) 不得用水管直接對基層表面沖水養(yǎng)生;養(yǎng)生期間應封閉交通;
13) 雨季施工應集中力量分段施工,各段土基應在下雨前碾壓密實。對軟土地段或低洼之處,應在下雨前先行施工。路床應開挖臨時排水溝;
14) 施工中應建立健全材料試驗、質(zhì)量檢查及工序間交接驗收等項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均應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凡檢驗不合格的作業(yè)段,均應進行補救或整修。
5. 瀝青面層
1) 瀝青面層不得在雨天施工,當施工中遇雨時,應停止施工。雨季施工時應采取路面排水措施;
2) 瀝青路面施工應確保施工安全,施工人員應有良好的勞動保護。瀝青拌和廠應具備防火設施,配制液體石油瀝青的車間嚴禁煙火。使用煤瀝青的施工人員應采取防止吸入煤瀝青蒸氣或皮膚直接接觸瀝青而使身體受到損害的保護措施;
3) 當采改性瀝青時應進行試驗并應進行技術(shù)論證;
4) 粗集料應采用機軋碎石,應潔凈無雜質(zhì),顆粒形狀接近立方體,有棱角;細集料應采用軋碎的0~5mm石灰石屑和天然砂;礦粉應為磨細的石灰石粉;
5) 路面抗滑表層粗集料應選用堅硬、耐磨、抗沖擊性好的碎石或破碎礫石,不得使用篩選礫石、礦渣及軟質(zhì)集料;
6) 出廠混合料應有質(zhì)保單,其外觀應拌和均勻,色澤一致,無明顯油團或花白,瀝青目測無明顯過多,過少或燒枯,溫度超過廢棄溫度者,拌和廠不得出廠,工地不得鋪筑;
7) 攤鋪前,應對下承層進行全面檢查:
① 用三渣作基層時,鋪筑瀝青層前應測彎沉值,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鋪筑面層;
② 舊瀝青路面作下承層時,表面應先鑿毛、掃清、并灑瀝青粘層;
③ 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下承層時,表面必須做毛,鋪筑瀝青層前應灑瀝青粘層。
8) 鋪筑多層混合料時,上下層的接縫應錯開,縱縫不小于15cm,橫縫不小于1m。當先鋪瀝青混合料溫度縱縫降至100℃以下,橫縫降至80℃以下時,續(xù)鋪混合料應按冷接縫處理;
9) 施工遇雨應及時通知拌和廠停止供料。已出廠與已鋪好的中、粗?;旌狭?,應立即快鋪快壓,搶工鋪筑完畢;細?;旌狭铣唁佒淖鳊R施工縫,其余不得繼續(xù)鋪筑;
10) 對施工厚度進行控制時,除應在攤鋪及壓實時量取,并測量鉆孔試件厚度外,還應校驗由每一天的瀝青混合料總量與實際鋪筑的面積計算出的平均厚度;
11) 施工壓實度的檢查應以鉆孔法為準;
12) 瀝青混凝土面層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規(guī)定:
序號 項 目 壓實度(%)
及允許偏差(mm) 檢驗頻率 檢驗方法
范圍 點數(shù)
1 △壓實度 ≥95 2000 白银市| 金门县| 洪江市| 汝南县| 区。| 靖州| 洛隆县| 德安县| 法库县| 洪洞县| 电白县| 沅陵县| 海林市| 中卫市| 大连市| 赫章县| 江城| 枣阳市| 通州区| 宜君县| 上虞市| 西吉县| 乐清市| 佳木斯市| 梅河口市| 新兴县| 农安县| 上杭县| 荆州市| 始兴县| 汉寿县| 日喀则市| 米易县| 云阳县| 若尔盖县| 湘潭县| 洪洞县| 弥勒县| 五家渠市| 康定县| 蒙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