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項目策劃都有哪些客體設計法?
文化旅游項目策劃的客體設計方法有這樣的幾個:
1、求異心理法
利用旅游者求新、求異的心理來設計產品,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如“不合理市場賣點”就是這樣。一般而言是旅游者越多越好,而程陽八寨卻設計在市場上推出“不穿侗服不許進寨”的規(guī)定,造成“拒絕游客”的不合理現象,意在以其獨特吸引眼球,刺激旅游者的好奇心和逆反心態(tài)。在媒體炒作中了解原是為了保護侗族文化,形成高姿態(tài)的形象。
2、角色轉變法
人們以一種方式生活久了,都想換一種新的活法。絕大多數旅游從本質上就是為了短期的滿足這種需求。角色轉變法的關鍵在于如何引導旅游者進行角色轉變和轉變后的角色體驗是否是其心中的期望。以“化妝旅游”為例,讓旅游者穿上侗族服裝至少要戴上侗族飾物才能進程陽八寨,將旅游者置于侗族文化環(huán)境之中,使產品和旅游者先在形式和視覺上結合,進而在一寨一品的過程中深化,達到完全角色化的“入戲”效果。
3、對象區(qū)別法
不同的對象因為不同的年紀、性別、經歷等對同樣的產品會有不同的體驗,因此在產品設計中需要注意,如男性旅游者可能喜歡參加唱著侗族大歌的“百家宴”項目,而女性旅游者可能喜歡侗族的服飾;年老的旅游者可能喜歡參加略帶宗教色彩的“榮譽族民”項目,而年輕的旅游者則喜歡侗族戀愛過程——行歌做夜。
4、感覺觸動法
通過侗族多彩的服飾刺激視覺,通過侗族大歌的絕色音樂刺激聽覺,通過侗族獨特的飲食刺激味覺,通過參與型體驗刺激觸覺,通過風雨橋、吊腳樓群等刺激意覺,使旅游者對侗族風情達到七情六欲五味全方位的動情體驗。
5、行為互動法
每個旅游者在行為上也要分類對待,有喜歡安靜的,就設計建筑工藝品味的多個項目;有喜歡活動的,就設計了DIY打油茶、建模吧等項目;有喜歡獨處的,對應設計了水月侗笛、林溪夜色、獨釣江舟等場景;有喜歡群聚的,設計了互動參與性的百家宴、打油茶等活動。不同的行為方式帶來不同的旅游需求,衍生出與之對應的各種旅游產品。
6、個性體現法
“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個性化產品也是策劃設計必須考慮到的元素。如在侗族服飾上,設計了“侗繡DIY”項目,讓旅游者自己動手,紡紗織布、刺繡蠟染,在侗族師父的幫助引導下,掌握各種紡織工具的制作和使用、染料的采集、加工和配制等技能,制作出充滿個性化色彩的、市場上獨一無二的侗錦、頭巾、肚兜、花邊、被面….
針對于國內的歷史文化旅游的開發(fā),我們院曾經組織過各個方面的專家對其進行過系統的研究,倘若你想要進行系統的了解,推薦您閱讀我們的研究報告:
1、《“情境再現”——文化體驗模式創(chuàng)新的“六幕” 》
4、《歷史文化景點商業(yè)物業(yè)開發(fā)模式研究 》
關于文化旅游的開發(fā),綠維也積累了相當多的經典案例:
專題導航: 旅游規(guī)劃| 旅游規(guī)劃設計| 旅游策劃| 旅游地產| 新型城鎮(zhèn)化| 酒店策劃| 景區(qū)規(guī)劃| 溫泉規(guī)劃| 建筑設計| 主題公園| 旅游綜合體
關于我們| 服務條款|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北京綠維文旅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權所有